醫療新知

【醫療新知】肺纖維化的危機與幹細胞治療的新希望

【醫療新知】肺纖維化的危機與幹細胞治療的新希望

根據最新的醫療報導,肺纖維化是一種導致肺組織變硬、失去彈性的疾病,會使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。特別是在急性惡化的情況下,死亡率高達50%以上。

近期,華語樂壇知名歌手方大同疑似因嚴重肺部纖維化不幸病逝,這一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。台中榮總間質性肺病整合照護中心主任傅彬貴醫師指出,肺纖維化的成因多樣,除了因感染後發炎所引起的類型,還包括特發性肺纖維化(IPF)及自體免疫疾病相關的肺纖維化。這些疾病若未及時治療,肺功能可能迅速惡化,最終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,其嚴重程度可能超過某些癌症。

特發性肺纖維化,又稱為「菜瓜布肺」,常見於50歲以上的男性,尤其是有吸菸史、家族史或長期食道逆流的人。此外,吸菸、空氣污染及職業暴露(如金屬粉塵、木屑、植物性與動物性粉塵)等因素,均為高風險因素。

由於肺纖維化的早期症狀不明顯,許多患者誤將長期的慢性咳嗽、呼吸短促或疲勞視為小感冒,導致延誤治療。傅彬貴醫師提醒,若出現「喘、咳、累」的症狀持續超過8週,應儘早就醫,並考慮進行肺功能檢查,以便及時掌握病情。

間質幹細胞治療的潛力

研究顯示,間質幹細胞(Mesenchymal Stem Cells, MSCs)具有抗發炎、抗纖維化及組織修復的能力,能有效減少肺部發炎並延緩纖維化的進程。而其衍生的幹細胞外泌體(Exosome)作為細胞間溝通的媒介,更展現了調節免疫、降低發炎並促進肺部修復的潛力。

外泌體與肺纖維化的關聯

外泌體含有生長因子、蛋白質及RNA分子,能調節肺部功能,減少發炎及纖維化過程。研究表明,幹細胞外泌體可降低肺部纖維化指標並改善肺功能,有望成為未來治療的新選擇。

人人應用細胞致力於研究探索細胞治療方案

本公司專注於發展細胞製劑研究與外泌體技術。去年,我們很榮幸與清華大學合作,在歐洲呼吸道學會發表了重量級論文《臍帶間質幹細胞(UC-MSC)外泌體吸入霧化療法應用於治療肺纖維化(PF)之潛力》,獲得了廣泛關注。未來,我們將積極開發用於抗衰老、神經及器官組織修復與退行性疾病治療的臍帶間質幹細胞外泌體。希望透過持續投入研究,全面探索細胞治療方案,為各類疾病患者帶來新的希望。

新聞引用自:肺纖維化比癌症還奪命?台中榮總醫師:急性惡化死亡率高達五成
圖片引用自:新聞內容首圖來源:shutterstock